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中国新闻网7月29日报道 借着青藏联网工程的建设,西藏现有电网也将得到全面提升。刘克俭介绍,为使这项工程送入西藏的电力“落得下、用得上”,西藏将完善现有110千伏电网,新建220千伏网架,并推动城市电网改造、全面实现城市居民“一户一表”,同时扩大农牧区“户户通电”工程的范围,解决70万无电农牧民用电问题。
海拔3700多米的拉萨曲哥220千伏变电站是青藏联网工程的一项配套工程,也是西藏第一个220千伏等级的变电站。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变电站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电器设备的安装调适,预计9月完工。据悉,西藏地区整个220千伏骨干电网将于2011年底建成。
&n
地方电力改革工作如何推进?这一次,地处西南的贵州省成为先试先行的“领头羊”。
7月27日,贵州省发布《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推进电价改革、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促成发电侧和售电侧改革、开放电网公平接入等多项任务。这是电改“9号文”后,首个由地方政府公布的电改工作安排。
按照计划,7月31日前,贵州省发改委将制定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代拟稿)报省政府,并将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
“贵州的电改方案主要是基于‘9号文’的精神,结合贵州的电力运行实际情况,对电改进行的安排。”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发改委电力体制改革专家咨询组专家曾鸣在接受《中国经
“2020年前,大陆将在江苏南通、盐城、上海、山东鲁北、浙江杭州等海湾,重点建设几个百万千瓦级大型海上风电基地,并初步形成江苏、山东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7日下午,在两岸可再生能源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上,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易跃春说。
记者了解到,大陆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具备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的资源条件。根据大陆气象部门风能资源详查结果,大陆5至25米水深线以及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风电已成为大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力军。风电场正逐步由陆地跨入广阔海洋。2009年,大陆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位居全球第一,成为全球第二大风电地区、仅次于美国。
易跃春表示,大陆风电设备制造起步较晚,2
昨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2010年两岸可再生能源产业合作及交流会上表示,受政府推出的“金太阳工程”和建筑屋顶光伏项目推动,国内光伏内需市场开始启动,市场总规模达到了一年50万千瓦左右。但这与目前我国176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相比还很小。
据了解,今后几年,我国将逐步扩大光伏内需市场。初步设想是到2015年,光伏发电达500万千瓦,电价水平达每千瓦时1元以内;到2020年,光伏发电达2000万千瓦,电价达到与燃煤发电同等水平,预计每千瓦时0.6元-0.8元。
目前光伏发电还处于零星的项目特许招标中。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此前表示,目前还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政府希望今年通过更大规模的招标来摸清行业发展水平,以确立合适的电价标准和补贴政策。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6日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1%,增速同比小幅回落;第一产业用电比下降0.8%,第二产业用电增长4. 9%、略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第三产业用电增长9.3%、延续较快增长势头,城乡居民生活电增长3. 9%。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9.3%,。下半年,我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增长,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受高温天气等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有较大回升,下半年同比增长5. 0%-7.0%,全年同比增长5.0%-6.0%。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2. 5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增速同比略降0. 4个百分点。
上半年,电力工业持续向好态势进一步增强。新增装机容量和输变电规模较大,结构继续改善,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接近9亿千瓦;用电需求保持快速增长,重点行业用电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西南省区特大干旱严重影响水电出力、导致局部地区电煤供应紧张出现一定电力缺口;发电市场总体旺盛,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有较大提高,接近2008年同期水平;煤价仍在高位导致火电厂经营困难,经营压力加大。
下半年,电力行业将积极按照国家要求做好保发展、调结构等各项工作;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年计划关停小火电1000万千瓦,全年预计新增装机超过9000万千瓦,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将达到9.5亿千瓦,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电力需求保持平稳,增速逐步回落,预计全年增长12%左右;供需总体平衡,个别地区在枯水期、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全国发电设备
中国陆上风电的高速发展是近几年新能源行业中令人瞩目的现象,如今这一趋势将延伸至海上。在日前召开的“2010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大会”上,与会人士认为,随着今年5月国内首批海上风电项目特许权招标工作的启动,中国的海上风电发展将进入“加速期”。
沿海各省纷纷开展海上风电规划
海上风电受到关注并不令人意外。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在中国的漫长海岸线上,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二是因为海上风电占地资源少,且靠近电力负荷中心,免去了长距离输送的麻烦。对此,国家能源局在2010年能源工作总体要求和任务中明确指出:2010年,要继续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建设,特别是海上风电要开展起来。
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也指出,虽然近几年来中国陆上风电
“到2020年,核电建设总投资将达到约30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约1500亿元。如果设备国产化率达到60%~70%,那么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将面临超千亿元的巨大‘蛋糕’。”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核电国产化论坛上,一位与会人士惊呼,核电设备产业的机会来了。
市场酝酿巨大契机
作为一种技术成熟。可大规模生产的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核电在我国的远景规划中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中,核电机组仅占其中的1.8%,发电量仅占2.3%。但这一局面正在逐步改变。根据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规划设想,国务院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到2020年,核电在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的比例要占到4%,占总发电量的6%,即核电投运
记者从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了解到,一项命名为“适应青海风资源特点的风力发电机组研发及并网试验研究”的项目日前已通过专家评审。评审专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大型垂直轴风电机组的空白,意味着中国在高原风力发电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据了解,这一项目首次采用大型垂直轴双层非对称翼型的H型结构设计,研发了适合高原环境条件的高强度复合材料叶片、电磁制动器等新型设备。其中,750KW大型垂直轴风电机组具有安装、运行维护成本低,单位发电成本低等明显优势。目前,这一机组已经在日月山风电场并网运行,并超过并网运行时间行业标准的要求,具备了产业化生产条件。
目前这一项目申请了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发明专利,涵盖了垂直轴风电机组关于大型结构方面的主要关键技术,其中4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授权,并制订了4项企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