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7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5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4%,增速比5月份下降6.6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1%。1-6月,全社会用电量20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57%。从分类用电量看,第一产业451亿千瓦时,增长5.61%;第二产业15155亿千瓦时,增长24.24%;第三产业2086亿千瓦时,增长16.19%;城乡居民生活2402亿千瓦时,增长13.93%。
1-6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2295小时,同比增加190小时。其中水电设备1419小时,下降122小时;火电设备2534小时,增加300小时。
1-6月,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3383万千瓦,其中水电615万千瓦
2008年,我国首次在一个地区布局千万千瓦装机规模,标志着风电产业发展开始正式进入国家层面的试点发展。2008年4月,我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风电基地经发展改革委批准实施。按照规划,今年底将完成516万千瓦的装机规模。
记者近期在酒泉风电基地采访了解到,我国风电产业目前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装机规模4年实现连续翻番。但是,与风电“风速”增长相比,产业后续的配套政策十分滞后,政策的“一头沉”拖住了风电发展的后腿,瓶颈制约日渐凸显。
--“世界风库”变身“风电之都”
 
国家能源局14日公布,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增幅 比5月 回 升1 .3个 百 分 点 ;上 半 年 全 社 会 用 电 量 同比 增 长5.14%。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表示,用电量持续弱势回升说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仍保持平稳,预计下半年经济将企稳甚至略有回升,“积极+稳健”的政策基调在下半年不会改变。
数据
上半年用电量增5.14%
 
中国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储气库日前在新疆呼图壁县建成,这一大型储气设施投入使用后,可有效保障“西气”稳定东输,并可解决天山北坡经济带冬季“气短”问题。
7月上旬,西气东输工程管网的第一个大型配套系统呼图壁储气库成功注气,这标志着中国容量最大的天然气储气库在新疆建成投产。这个位于地下的储气库设计总库容量为107亿立方米,相当于新疆油田天然气产量的3倍。
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呼图壁储气库依托已接近枯竭的呼图壁气田的藏气地层建设而成,是中国继天津市大港区天然气储备库之后投入使用的第二个储气库。呼图壁气田于1998年投入开发,目前已处于稳产阶段的后期。&
中国陆上风电的高速发展是近几年新能源行业中令人瞩目的现象,如今这一趋势将延伸至海上。在日前召开的“2010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大会”上,与会人士认为,随着今年5月国内首批海上风电项目特许权招标工作的启动,中国的海上风电发展将进入“加速期”。
沿海各省纷纷开展海上风电规划
海上风电受到关注并不令人意外。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在中国的漫长海岸线上,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二是因为海上风电占地资源少,且靠近电力负荷中心,免去了长距离输送的麻烦。对此,国家能源局在2010年能源工作总体要求和任务中明确指出:2010年,要继续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建设,特别是海上风电要开展起来。
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也指出,虽然近几年来中国陆上风电取得了
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先进、目前容量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3.6MW大型海上风机,7月1日在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基地成功下线。这一大型海上风机风轮直径116米,上海电气拥有该风机的全部知识产权和专利。
这台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成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大容量风电机组设计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海上风机独立研制的空白。目前,上海电气已具备国内领先的整机设计能力,包括叶片、控制系统、塔架等关键部件的设计能力,可以完全独立地研发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更可根据特定风力资源和气候条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优化设计和服务。
这一3.6MW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将于8月实现并网运行。其主要性能优于或等同于国外相同容量风机,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单台3.6MW海上风机,每年可以发出900万度电,节约煤炭约315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中国国家能源局8日介绍说,今年前5个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85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六大高耗能行业仍然是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和石化。国家能源局介绍说,上述六大行业今年前5个月合计用电量8873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8%,同比增长10.5%,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速1.5个百分点,分别低于三产、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4.5个和1.8个百分点。
国家能源局介绍说,上述六大高耗能行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2.7%。即全国用电需求增长的12个百分点中,有5.1个百分点是六大高耗能行业拉动的,分别为:1.3、1.5、1.2、0.5、0.5和0.1个百分点。
中国的电力
6月29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新型化工基地的定位,为全面破解内蒙古能源困局送来了一场及时雨,区内能源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破除内蒙古能源发展瓶颈
内蒙古电力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翼展向本刊记者介绍,截至5月底,内蒙古电力总装机容量达6849.5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同时,煤炭产量也位列全国第一。
与国家煤炭、电力第一大省地位所不匹配的是,尽管过去几年内蒙古基础建设有较大发展,但煤炭的铁路外调能力仅为2.5亿吨,而在过去的2010年,内蒙古外送煤炭超过4.5亿吨,大量的煤炭外调任务流向了公路。这样造成了G6(京
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多位权威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证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7月即将召开会议,五年一度的全国环保大会也将在三季度召开。在这期间,将有一系列涉及节能减排的重大政策文件出台。紧接着,今年初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的全国性指标,将分解至各地区、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