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各派出机构,有关企业:
为了做好2016年能源工作,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进发展动力转换,实现“十三五”能源发展起好步开好局,我局研究制订了《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能源局
2016年3月22日
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认识、适应和引领能源发展新常态,做好全年能源工作,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进发展动力转换,实现“十三五”能源发展起好步开好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新华网沈阳4月17日电 “我们从过去看重‘黑色能源’增长,到现在加强坑口电厂和高压电网建设。每年数千万吨煤炭能源通过电网输往东北、华北,已形成一条高效、绿色的能源通道。”内蒙古通辽市地处蒙东腹地,市委书记那顺孟和兴奋地告诉记者。
16日在沈阳举行的首次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上,从内蒙古东部向东北三省输煤、输电、输气的多条能源大通道项目,成为四省区党政领导商讨的重点。内蒙古东部借能源优势与黑、吉、辽三省全方位合作,加速了融入东北经济区的步伐。
内蒙古东部是振兴东北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正式将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纳入东北振兴范畴。五个盟市总面积66.49万
1-3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9.6%。其中,轻工业增长14.1%,重工业增长22.1%。
一、用电市场情况
1-3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695.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19%,3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43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04%。
1-3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190.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7%;第二产业用电量714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57%;第三产业用电量1079.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4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78.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6%。
1-3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为7041.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59%;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
15日从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亚洲光伏峰会上了解到,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有望在2020年达到2000万千瓦。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东明在会议上透露,目前中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14万千瓦,为加快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中国将鼓励多晶硅生产企业与下游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加强联合与合作,延伸产业链;同时将引导、支持多晶硅企业以多种方式实现多晶硅―电厂―化工联营,支持节能环保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开发,降低生产成本。
任东明还说,中国将研究扩大光伏市场国内消费的政策,支持用国内多晶硅原料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
《中国证券报》4月14日报道 新能源财经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额达到27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08亿美元增长了31%,但低于去年第四季度316亿美元的总投资额。其中,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投资额最强劲国家为中国,投资最强劲的行业为风电。
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固定资产投资为65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为全球投资额最大的国家。而全球风电场建设的投资总额达到141亿美元,同比增长43%,是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中投资额最大的。但环比来看,上述两项投资都比去年三季度的最高额有所下降。
不过,美国的清洁能源投资额环比上扬,从去年第四季度的24亿美元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35亿美元,并成为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增长最强劲的季度。相反,欧洲风电场和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出现放缓
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煤炭产量完成7.5亿多吨,同比增长了28.1%。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分析认为,一季度全国煤炭产销量大幅上涨,说明近年来大规模的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和产能建设快速增长,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煤炭产能。据初步统计,全国煤炭总产能已超过36亿吨。只要市场空间释放,很快就会形成实际生产能力。
同时,山西、河南、内蒙古等主要产煤省份经过多年的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了一大批大中型煤矿,新建的一大批大型现代化煤矿也陆续投产,煤炭稳定供应能力也大幅提高。
煤炭运输方面,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一季度全国铁路煤炭运输量完成4.95亿吨,同比增加8733万吨,增长21.4%;主要港口完成煤炭运输量1.27
人民网4月14日报道 在全球资源日益紧缺的环境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并减少浪费已成为我们必须完成的使命。专家学者为此不断呼吁推进资源税改革,营造珍惜资源的税收环境。但应该认识到,资源税改革的推进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理顺能源领域存在的体制性问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在搁置了一年多之后,资源税改革再度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一大焦点。
今年年初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今年适时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前不久财政部公布的今年工作要点中再次涉及这一问题。而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也表示,今后要进一步理顺资源环境税费关系,年内要推进资源税改革,研究制定开征环境税的改革方案。虽然目前并没有明确资源税改革的时间表,但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源税改
人民网4月13日报道 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为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将启动煤炭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包括煤炭规划、资源管理、煤炭建设、生产经营、煤矿安全、资源综合利用、矿工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等八大类内容,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
据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煤炭开发和生产规模不断增加,煤炭工业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愈加突出,表现在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生产供应、加工转化、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影响煤炭工业发展的因素固然较多,但煤炭法律体系不健全是一个根本性的因素。”吴吟说。
吴吟在近日召开的“煤炭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动员会”上表示,健全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为龙头的我国煤炭法律体系,是当前一项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