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碳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科学制定“十五五”时期节能降碳政策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节能降碳,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这些成就的取得,取决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正确历史导向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见微知著,体现为前瞻性思维,是一种洞察力、预见力。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员干部不仅要想干事、敢干事,还要会干事、干成事,不能被上级推着走、群众推着走,而要增强前瞻性思维,预见机遇之势、需求之变、风险之微,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履职尽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驰而不息、一以贯之纠治“四风”,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高度凝聚,实现管党治党水平整体提升,形成中国共产党之治、中国之治新气象。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形式主义在基层有多种表现形式,数字形式主义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各异的数字形式主义束缚手脚。
发展新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洗碗越多,摔碗越多”,这种被称为“洗碗效应”的现象,反映了干事创业中的一种情况——干得多,出错的概率也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强化责任约束的同时鼓励创新、宽容失误。探索就有可能失误,做事就有可能出错,洗碗越多摔碗的几率就会越大。”破除“洗碗效应”,必须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精准容错纠错,打消党员干部的后顾之忧,更好激励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