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意蕴深远、思想深刻,代表了人民的心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极大提振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今年7月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一个优化、六个建设”城市工作重点任务,对“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作出具体部署。这凸显了以创新驱动赋能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价值与时代意义。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度重构,以数字化、绿色化为特点的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孕育。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创新置于重要位置,精心营造开放包容、要素高效配置的创新生态,持续激发城市发展的澎湃动能与内生活力。
抓落实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制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抓落实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具体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防止任务落空,坚决克服‘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规划是一套、做起来是另一套’的现象。”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尤需我们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以“落实之锤”钉牢“发展之钉”,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202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鲜明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中国人民艰苦卓绝抗战历史的深刻总结,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新时代以来,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步伐大大加快,两者互动深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创新理论也随之不断丰富发展,同时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也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明确理论创新的方位、方向、方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文化思想及时跟进当今中国的文化需求,敏锐把握人类文明更新发展的时代大势,深刻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逐步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的迷思陋见,历史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文化建构的新境界,成为领航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光辉旗帜。
2025年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提出的又一重大全球倡议。习近平主席指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切中时代重大课题,凸显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在“十四五”规划进入收官阶段、“十五五”规划正在科学谋划的重要时间节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出版了。这是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之后,又一部集中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的重要著作。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历史前进的必然逻辑,蕴含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洞察,鲜明提出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实践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