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党的领导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起着定性定调定向的根本性作用,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突出特点和优良传统,也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培养高素质理论人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这就明确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要求,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供了重要遵循。
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习主席强调,各级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自觉掌握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切实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我们必须全面准确领会和把握,在改革实践中毫不动摇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着丰富的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举措,既抓住当下,又着眼未来,对于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也深刻阐释了党的纪律的作用:“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
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并系统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