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党委锚定首都供热服务保障核心任务,以建设坚强的热网架构、先进的控制系统和灵活合理的运行模式为目标,立足“AI赋能、协同创效”理念,持续深入开展“党建+双碳”行动,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链动产业协同,深度合作技术攻关
持续加强“党建+双碳”智慧供热产业链联盟建设。通过主题论坛、热电协产中心对接会等“大协同”活动、“一对一”“多对一”等“小循环”活动,产学研各方聚焦技术突破展开深度合作。联盟内企业、高校协同开展合作项目34个、取得项目成果41项,有效解决了供热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为进一步深化产业链协同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慧赋能技术合作,以点带面全面提升
东城分公司党委联合中国科学院低温工程与系统应用中心、集团所属能源研究院共同推进《物联网与AI供热优化管控》等项目落地。成立以党员骨干为主的工作专班,加快“智能锅炉房”共享平台建设,实现生产、能耗、安监设备状态等9类数据实时互通,完成所辖区域15座锅炉房AI功能全覆盖,推进11座锅炉房实施清洁能源改造,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68吨,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绿色清洁供热作出积极贡献。
石景山分公司党委成立由党员技术骨干为核心的科技项目攻关小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功建设了“智慧仓储”“智慧配电室”“智慧实训基地”等智慧业务场景。其中,“智慧配电室”项目可实现远程监测、巡视试验等智能运维功能,获评北京市电力行业协会“五星级智能运维配电室示范工程”。
智慧赋能供热系统,服务能耗精准平衡
朝一分公司党委依托“双碳·创新”工作室,组建了一支以青年党员为主体、以技术创新项目研发和落地为主要攻关方向的技术骨干队伍。公司党委全过程参与项目督导、协调,全力推动项目创新落实落地。其中,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综合能源耦合经济运行管理研究项目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60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朝二分公司党委聚焦节能降耗和居民满意度“双平衡”,引领项目组党员对朝京汇热力站进行全面智慧供热改造。通过升级站内设备,增设温度测点、压力测点、室温采点等点位,更新通讯设备,加装信号外移箱等多项举措,实现了二次侧自动化精准调控。改造后,该热力站辖区投诉量同比降低38%。
通州分公司党总支组织党员先锋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对紧急接管的幸福艺居、玉桥东里2座超20年的高能耗锅炉房,实施散小热源并入市政热网系统工程改造。党员干部带头攻坚,通过新建热力管网、热力站智能化改造等措施,实现锅炉热力系统无人值守、精准计量。改造后,供热能力提升15%,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30%。
智慧赋能业务支撑,助推主责主业持续优化
海淀分公司党委以强化创新驱动为发力点,组织党员骨干与团员青年自主研发管沟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远程控制、图像采集和热成像检测等功能,达到实时采集图像、发现异常点位、排查隐患故障的效果,有力推动了管沟巡检工作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特得公司党总支以“党建+双碳”行动为抓手,通过创立“智慧工地”管控模式,将“互联网+”理念与传统工程建设领域深度融合,将党建引领贯穿低碳技术应用与工程管理全流程。充分利用物联网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一体化、可视化管理,实现了“智慧工地”视频管理、智能巡检、安全风险管控、劳务管理等9项功能,全面提升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监管水平。
热力智控公司党总支将管网泄漏动态仿真系统研发列为“党建+双碳”行动重点攻坚项目。依托“党建+双碳”智慧化供热平台,整合高校算法资源和生产一线运行数据,创新构建管网动态仿真模型。在2024—2025年供热季攻坚期间,设立“双碳先锋岗”,实施24小时轮值监测,实现模型精度提升至97%的重大突破。
下一步,北京热力党委将持续深入落实集团党委“党建+双碳”行动部署,深化智慧供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加强新型供热技术及AI技术的运用,助推“坚强型、智慧型、环保型、友好型”热网建设、“603工程”、智慧供热改造等重点任务高质量完成,全力营造安全、可靠、优质、绿色、环保的供热环境,为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