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人机合一” 精准微创

2025-05-16 阅读次数:107 新闻作者:京能集团

日前,京煤集团总医院骨科团队成功运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完成该院首例骨盆骨折螺钉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标志着该院在复杂骨盆骨折微创治疗领域实现了人工智能与精准医疗的技术新突破。

此次接受手术的是一名75岁患者,因车祸导致左髋部、臀部剧烈疼痛。经诊断,患者为骨盆骨折。若采用传统手术方式,需切开10—15厘米创口,不仅术中出血量大、风险高,术后恢复周期也长。而“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通过术前数字化建模和术中机器人精准定位,智能引导手术操作,确定螺钉入点方向和长度,有效减少手术时间、重复操作和术中射线暴露的问题。

骨科团队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制定了详尽手术方案。术中,借助机器人导航系统、光学追踪系统规划螺钉植入路径,通过2个仅1厘米左右的微创切口,在机械臂的引导下成功完成复位与固定。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

精准:在毫米级导航定位技术下,将螺钉置入位置控制在0.1mm范围以内,精准避开神经血管密集区。

微创:采用微小切口技术,较传统术式缩小90%,术中出血量<50毫升,减轻患者疼痛。

高效:根据二维影像重建与机器人智能路径规划,全程仅耗时约20分钟,较传统术式时间缩短50%。

“机器人的辅助打破了传统手术的视野局限,尤其在处理骨盆这类深部复杂结构时具有显著优势,能最大限度减少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患者的恢复期会明显缩短。”该院骨科副主任宋正鑫表示,“得益于这项新技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次日即实现床旁坐立,4天后便康复出院。”

下一步,京煤集团总医院骨科将继续依托“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持续提升医疗救治水平,为区域内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诊疗服务。期待“人工+智能”医疗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上一条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89) 下一条 :党建引领促振兴 对口帮扶谋发展
更多新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