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开局谋新篇,实干启新程。2025年,京能集团聚焦高质量发展任务,锚定绿色低碳转型目标,以“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全力奋战首季“开门红”。集团所属各单位以饱满热情和昂扬斗志,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产融协同、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改革创新等各项重点工作,以“开门红”搏出“全年胜”。京能集团微信公众号推出“开门红”系列专题,展现京能人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的奋进足迹。今天为您带来第六期——京能国际篇。
一季度,京能国际立足“提质增效年”定位,以“稳中求进 系统谋划 精细管理 严控风险”为主线,围绕服务首都,优化调整“双环线、一中心、一聚焦”发展战略布局,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圆满完成“开门红”工作目标任务。
项目开发提速,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有序推进在建项目工程建设,实现曲靖花山110兆瓦、曲靖方城190兆瓦全容量并网,奉节汾河150兆瓦完成并网容量89.3兆瓦,王卜庄125兆瓦首台风机并网发电,增量项目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聚焦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以加快承德抽水蓄能、长三角基地、重庆燃机、绿电制氢等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科学推进新能源产业布局,由单一的光伏业务拓展到风光、水电、燃机、综合能源、绿氢等业务板块。
大力布局海外市场,已投运6个海外风光项目,总装机容量721.7兆瓦。澳洲公司上市相关工作进展顺利;密切跟踪欧洲、日本、东南亚地区新能源投资与建设,国际化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服务首都发展,勇当能源保供“排头兵”
在京业务基本实现各区全覆盖。北京密云穆家峪达岩60兆瓦光伏项目取得变电站及运行管理中心核准批复,已完成外送线路核准;密云穆家峪二期30兆瓦光伏项目于3月下旬取得备案证;顺义海航基地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成功中标大兴区印刷学院宿舍楼综合能源项目;延庆刘斌堡山南沟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备案;大兴区联东生物医药基地分布式光伏项目、顺义区国展综合能源项目、昌平区金隅凤山矿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京内绿电交易和代理规模稳步扩大。一季度累计完成绿电结算电量2285.4万千瓦时;绿电代理方面,2025年在京代理规模同比增长351.7%,累计完成绿电代理电量350万千瓦时。
生产运营提质,筑牢安全高效“压舱石”
持续跟踪西藏、山东、河北、青海、新疆区域电站的限电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限电对经营的影响;抓住一季度风电大发期积极抢发,提高通辽238基地项目、东北区域重点风电项目的发电量;利用水电枯水期高电价时机,积极协调保山电网,努力提高苏家河口与松山河口的发电出力,提高水电发电量;加强电力营销工作,动态调整营销策略,确保营销收益最大化;深研电力市场规则,扩大绿电、现货交易和售电代理业务规模,累计完成绿电交易结算电量2.46亿千瓦时,收益7219万元。
降本增效突破,激活经营管理“新动能”
深挖内部潜力,重点围绕工程造价、运维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采购成本方面,开展全方位成本压降工作,进一步释放盈利空间。将成本管控工作目标纳入年度经营管理重点工作任务,并设置挑战和底线目标,全面推进降本增效工作的有效落实。
科技创新赋能,培育智慧能源“新生态”
一季度,京能国际获得知识产权11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著4项,另有2项发明专利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将知识产权的创新与运用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自主研发的《光伏组件智能高效清扫机器人》创新成果成功实现转化落地,一季度发电量提升最高达6.7%,为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新范式。京能国际华东分公司所属京莘(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于今年2月通过高新企业认定,至此,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达5家。
上一条 : 下一条 :稳中求进促发展 真抓实干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