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10月10日下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育海带队到集团所属京能数产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集团算力业务发展情况和未来规划布局。集团副总经理关天罡参加。
李育海一行首先来到算力中心监控室、机房,听取了关于项目建设、运营现状、当前算力规模及设备整体运行情况的汇报。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京能数产围绕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组织架构设置、人才队伍建设、“十五五”初步规划等事项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就算力产业发展前景与规划布局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李育海对京能数产在集团数字算力业务布局中所发挥的核心平台作用表示肯定。他指出,在京能数产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算力业务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与团队战斗力。
针对下一步工作,李育海要求:
一、明晰核心发展战略:从“资源提供商”到“价值创造商”的转型
能源与算力深度融合,发挥“懂能源”的基因优势,强化“能源+算力”的协同效应,结合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和调度,实现“算力调能源,能源促算力”的良性循环,提升能源整体利用效率和算力经济效益。找准市场定位,“分层突破”,在高端、主流和普惠三个市场维度同时发力。加快“生态聚合”,推动价值链向上下游延伸,增强服务厚度与附加值。构建软硬协同体系,实现异构兼容、智能调度与无缝迁移,持续提升运营效率,打造技术核心竞争力。
二、创新运营模式:从“重资产持有”到“轻资产运营”的转变
强化全生命周期精益管理,在投资和运营端严格做好投资、运营成本测算和管控;优化财务结构,研究设备更新迭代利用模式,降低财务费用。构建“多元融资,按需建设”的模式,积极争取国家及地方产业基金等低成本政策性资金支持;实施“分步投入,弹性扩容”策略,锁定长期客户,降低市场风险。探索销售与定价“灵活多变,绑定价值”模式,实现“算力+服务”打包定价、共研成果分成模式等措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填充空闲算力,共享成长红利。
三、强化顶层设计:把握好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投资建设阶段,遵循“三靠一用”建设原则,落实集团“能源+算力”系统布局要求,重点关注技术路线选型、选址与能源保障等风险点,加强需求调研与产能规划衔接,推动“以销定产”。运营管理阶段,着力提升算力集群性能指标,深化技术创新,强化自主可控与持续迭代能力,构建柔性互通的算力调度运营体系;健全商业模式,提升市场拓展与营销及运维与服务能力;注重生态打造,夯实发展保障,打造开放、协同、共赢的绿色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关天罡在座谈中要求,京能数产未来发展任重道远,要切实扛起集团算力产业生态“主力军”责任,以打造“全国最优算力调度平台”为目标持续发力。聚焦核心能力升级,着力提升单一大规模集群利用效率与故障应急响应速度,持续强化设备运维水平;做好内外部资源协同,对内用足集团资源协同优势,对外主动联动生态合作伙伴,构建产学研多方协作格局;紧密衔接北京市“十五五”算力建设规划,做好未来算力产业布局;及时总结建设运营经验,坚持自主把控关键核心环节;进一步明晰职能定位,完善专业技术提升体系与人才队伍建设路径,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上一条 :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下一条 :集团受邀出席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