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集团融合改革发展目标和企业中心管理工作,加强党的建设,从严管党治党,创新党建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大党建、大宣传、大维稳、大群团“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为集团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条原则,其中第一位的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我们必须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怎样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重大问题,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如何提高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就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明确培养年轻干部的正确途径,坚决克服干部培养中的形式主义,帮助他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满载全党全国人民的期望落下帷幕,给即将完美收官的“十三五”打上一个令人信服的感叹号;确定了历史交汇点的新坐标,昭示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步入一个新发展阶段;描绘了“十四五”和未来十五年的新征程,号召全党全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特别强调要“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这些重要部署,集中体现了我们党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也为下一个五年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中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已走过传承与发展的百年历程。文本编译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学术队伍和专业平台的不断拓展,以及自觉性本土研究与开放性国际对话的良性互动日趋频繁,无不凸显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
“十四五”规划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起步期和关键期。是否能尽快构建反映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发展格局,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按照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结合来确定重点,抓好落实。
今天,中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已经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将创造出新的、更大的奇迹。
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的同时,还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进行了清晰展望。在一次会议上同时提出五年规划目标和远景目标,这在党的全会历史上是少有的,也凸显出统筹考虑和深刻把握这两个目标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